大湾区实验室读书会的阅读方法论和书单 | 世界读书日特辑
在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设计实验室,阅读既是一种日常,也是构筑建筑学研究设计方法与认知的重要途径。2021年10月,实验室主任、学术主持刘珩教授发起「大湾区实验室读书会」,以跨学科的系统阅读体系和同学们展开分享和讨论,目前已于线上和线下举办了六期不同主题的读书会活动。
本文为实验室和刘珩教授的访谈记录,借今年世界读书日的契机,聊一聊大湾区实验室读书会的阅读方法论。同时和大家分享一份书单,包括了十本我们近期深入阅读的经典书籍。
刘 珩
Doreen Heng LIU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特聘教授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设计实验室主任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NODE)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
今天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和过去非常不一样了。大家随时随地都能够通过手机获取大量碎片化的内容,无论是真是假,是对是错。在这样一个信息来源非常片段化时代,我们尤其需要用系统性的方法来构建完整的思维方式,而读书实际上就是最直接的一种方法。
每一本书,从构思、写作到最后形成一本具有连贯性的书籍,会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这是一个知识转化和沉淀的过程。很多书会成为经典,不管是在它面世的时代,还是十年后或百年后,其中的思想和内容依然是非常珍贵、具有启发性的精华所在。正是因为如此,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学习阶段,更需要用完整的时间去系统性地阅读,这是实验室成立读书会的初衷。
跨学科的思维渗透
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当然是属于建筑学范畴的读书会,但我们的书单里并不全都是建筑学的书籍,还会涉及到艺术、文化、人类学、地理学和历史等领域的著作。阅读会对大家的建筑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只是来自于建筑学领域,更来源于对空间思维方式的一种多维度的渗透,这实际上可以进一步打开我们对空间在不同方向上的认知。跨学科的阅读可以增加这样的层次和维度,而我们在读书会“跨”的这些领域,实际上跟对建筑学的思考也是有关系的。
▲ 2021年10月27日,大湾区实验室读书会第一期,李森同学分享《地方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
比如人类学的书籍,在地域性的层面上,人、土地和生产方式所带来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系统性的文化构成。空间的塑造根本上是为了人,所以从这个方向上说,了解跟人的生活相关的一切,跟我们的空间创造都是有关系的。在这样的前提下,阅读人类学书籍是认识自己以及认识专业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维度。
再比如艺术文化的范畴,现代舞蹈的鼻祖伊莎多拉·邓肯曾经在回忆录中阐述从传统舞蹈到现代舞蹈的变革,阅读的感受其实和建筑学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有一些共通之处。不同学科中有很多经典的思想实际上是相通的,从另一个平行领域的角度来思考,也许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的学科。
▲ 张锐斌同学分享《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我也推荐过很多小说,尤其是博尔赫斯和卡尔维诺的作品,我觉得这些作品可以纳入到现代性的范畴里面。这些作品的结构打破了常规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在其中具有多重的维度,有线性的,也有平行、穿越、倒置或无序的。这种阅读的体验感,在某种意义上跟我们走进一栋建筑对空间的感知,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如何构思空间、怎样让人在其中体验,实际上也是需要有结构性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阅读其实不一定要有太多直接的目的性,这也是我们读书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出发点。你会享受阅读这件事本身,会忘却现实、进入一种语境,然后在其中徜徉、体验,最后可能会去思考和回味,就是这样的过程。人其实都在浪费时间,因为我们拥有的时间都是在不断缩短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去浪费自己的时间。你选择把时间浪费在一些碎片化的信息上,还是浪费在系统性阅读一本书所获得的体验中?我觉得这是可以探讨的。
▲ 从左至右: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保罗·奥斯特《纽约三部曲》(图源自网络)
个人阅读与集体阅读
但其实在现实中,我们常常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浪费。尤其是在有很多专业压力、学术压力的情况下,读书就是帮助我们在碎片化的日常里去重构系统性的最直接的方式。如果要考虑到如何围绕专业去进步,就要比较系统地去主攻一些著作,通过读书建立起知识的储量。
我在读博士的时候也是这样。一开始先进行相对比较海量的阅读,先列一个很长的书单,然后很快地去了解每本书,不管透不透彻,反正就去看有兴趣的东西。都市实践的王辉老师也是一样,他可能一天内要看两三本书,那就等于是在两三个小时或者更短的时间内看一本书。如果你试着逼自己在很短的时候内看完一本书,你会怎么看?先看前言和后记,然后中间挑着看,这样两三个小时下来,就会获得对这本书的一些基本认识。可能在浏览了十本书之后,对其中几本特别感兴趣,就再花一个星期去深入阅读。
用这样的方式就能在相对短的时间里建立起一个有浅有深、有广度也有深度的知识体系,我觉得这对整体的思维方式的训练是很有效的。
▲ 2021年12月2日,大湾区实验室读书会第三期,韩伟峰同学分享《城市建筑学》
读书会举办了几期,我发现个人阅读和集体阅读还是会有很多不同之处。尤其是在这个读书的时间不断被压缩的时代,大家在读书会一起分享不同的阅读内容,其实上也相当于别人在帮你一块儿读书。另一方面,在过去我们自己读书,可能也不会过多地去想别人的理解角度是不是和自己不一样。在读书会的集体分享中,大家就会发现对同一个问题的思考会丰满很多。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因为自己读书的时候对很多问题可能真的不会想得那么透彻。
比如西班牙建筑师和理论家拉菲尔·莫内欧的《哈佛大学的八堂建筑课》,解读了包括弗兰克·盖里、彼得·埃森曼等在内的八位建筑大师的作品。如果一个个去了解,他们每个人自己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但是当我们在读书会里把他们放在同一个维度去进行平行比较和讨论的时候,一下子就可以在抽出他们之间差异性的同时发现其共性。
▲ 对弗兰克·盖里的研究梳理 | 孙嘉奥
▲ 以阿伦诺夫设计与艺术中心为例分析彼得·埃森曼(向右滑动查看) | 张锐斌
这段时间的读书会,基于一种超越建筑本体的考虑,列出的书单也能体现出我们的一些选择的方向。建筑本体是很重要的,但是是什么促成了建筑的价值观倾向?到进行空间创造的时候,理念的来源是什么?会做出怎么样的建筑本体转换?比如塚本由晴,他实践的出发点和我们有一定的相似性,其实都是关心“人”,关心人如何去使用空间、人的行为方式、人和地域的关系。我们会系统性地把他的书都很快地翻阅一遍,在过程中大家可能会关注到一些不一样的兴趣点,我们就会各自抓住一两本书读得更透彻一些,再一起分享和讨论。
知识、观点和思辨
同学们在读书会上会用图表和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分享阅读,这是让我印象很深的一点。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读书方式和心得,而作为建筑学的阅读方式,建立起一个结构框架,通过视觉化的方式梳理和呈现,形成一种阅读的“空间”,我觉得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因为当我们讲到空间创作时,也是先要有一个框架性的系统。说回我们最近在读的塚本由晴,通过他的一系列书籍我们能够建立起围绕着他的理念和手法的概念化理解,如果我们把这些书纳入一个视觉化的图表或框架里面去建构的话,逻辑就会非常清晰完整。
▲ 对塚本由晴的实践和研究著作梳理 | 孙嘉奥
但我们的分享不能只是停留在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上。当我们分析书的基本结构、看这本书讲的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讲、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这是一种叙述性质的过程。那么,你的结论是什么?在我们建构的阅读框架里面,你是否看到了一些有争议的、值得进一步讨论的点?我们在一起读书,读完以后不能只是获得了一些知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转化。更有价值的分享,是这本书对自己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和思考,产生了什么样的个人化的体会。
就像库哈斯的《癫狂的纽约》,有人可能很喜欢,有人可能不喜欢;再比如阅读《哈佛大学的八堂建筑课》的时候,你可能很欣赏弗兰克·盖里的手法,也可能不接受彼得·埃森曼的手法……我们光说这本书讲了什么样的内容其实意义很有限,关键是你看中了这本书中的哪一点,或者想要批判哪一点,如果能把这一点讲到极致就是很好的。所以我说要有自己的观点,要通过阅读和思考建立起自己的观点,这是我们读书会最重要的核心。
▲ 对詹姆斯·斯特林的分析框架 | 韩伟峰
读书会的过程确实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大家很快会把自己介入其中进行思辨。比如我可能会提出一个自己的观点,然后大家跟我辩论,我很享受这样的辩论过程。读书,尤其是跨学科阅读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够形成这样的思辨力。通过阅读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就此跟大家分享或讨论,对思维方式的开拓是非常有益的一种方法,看一个问题就不会只从单一的角度出发。很多人持各自的观点一起讨论同一件事,最后可能没有输赢,但是我们在过程里拓展了思维,会发现原来这件事还可以这么去看。去年期末总结的时候,我举了《奇葩说》里的例子:一幅名画和一只猫,只能救一个的话你的选择是什么?很多事其实很难有唯一的结论,但是从辩论上确实打开了多样的思维方式和逻辑,你永远要知道自己的立场在哪里。
和大家一起读书确实是一个彼此受益的过程。对于一本书每个人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来讨论,组合起来就形成了对这本书的一种深度积累。我觉得这是最有价值的。
▲ 阿尔多·罗西的生平及理论框架 | 李森
书单的参考意义
到目前为止,实验室的读书会还是内部活动。我一直觉得我们将来可以做一些公开的分享,可能会就一些特定的读书话题,邀请深大建规院其他老师以及学术委员会的老师来一起举办读书会,这对于我们实验室的阅读来说也是一种补充。比如我看过王方戟老师和冯江老师的书单,每位老师阅读的出发点不太一样,给出的书单都是有差异的,但都有各自的系统脉络,大家会谈论自己选择这些书的理由。同样是建筑学范畴,有的老师是硬核派,书单内容可能是西扎如何做建筑、库哈斯如何做建筑……这也是一种技术流派的体系。将来我们也会试着分享不同的书单和阅读观点,希望对大家建构专业知识、形成观念体系带来一些有益的参考。
▲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参与大湾区实验室读书会
大湾区实验室的推荐书单
- 01 -
废墟的故事
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作者: [美] 巫鸿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A Story of Ruins: Presence and Absence in Chinese Art and Visual Culture
译者: 肖铁
出版日期: 2017年7月
以木结构为基础的建筑形态造就了中国古代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废墟”观念,极少表现废弃人造建筑的绘画传统以独特的方式传达时间的流逝。本书在全球语境中思考中国的美术和视觉文化,分析了一系列丰富的传统和当代视觉材料,包括绘画、碑拓、建筑、摄影、电影、印刷品,以及装置与行为艺术,讲述属于中国的 “废墟的故事”。
- 02 -
未建成/反建筑史
作者: [日] 矶崎新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译者:胡倩 / 王昀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本书介绍了日本建筑师矶崎新的反建筑理论和工程项目。这本出版于二十一世纪初的书提出一个反论:建筑史(即建筑叙述)是由非时间的事物构成的。矶崎新认为“反建筑”正是建筑本身,也就是说,惟有“反建筑史”才是“建筑史”。在下一个千年来临之时,大部分现存的二十世纪建筑将不复存在。将来的人们,却有可能在矶崎新的未建成作品中,发现21世纪建筑的前兆。
- 03 -
城市建筑学
作者: [意] 阿尔多·罗西
译者:黄士钧
原作名: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6年9月
本书由罗西的演讲稿和笔记组成,于1966年推出第一版,对城市的现代建筑运动进行了论战性的批判。本书独特且平行地记录罗西在过去15年中,在绘图和其他论著中所发展的思想。《城市建筑学》与以往的论著很不一样,因为它一方面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论著一样,意在论述一种科学理论,另一方面又奇特地预示了罗西后来的作品。
- 04 -
建筑研究 01
词语、建筑物、图
作者: [英] 马克·卡森斯 / 陈薇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年5月
《建筑研究》为年刊,是“当代建筑理论论坛”的研究成果。第一期《建筑研究》的内容,主要来自2010年3月30日至4月4日,在南京和上海两地举行的第一节“当代建筑理论论坛”国际研讨会。研讨会包括两个中心议题,“词语与建筑物”和“建筑再现与绘图”。
- 05 -
哈佛大学建筑系的八堂课
作者: [西] 拉菲尔·莫内欧
出版社: 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原作名: Theoretical Anxiety and Design Strategies in the Work of Eight Contemporary Architects
译者: 林芳慧
出版时间: 2008年9月
本书由世界知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拉菲尔·莫内欧带领读者观看并理解与他同期且全部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八位建筑大师:詹姆斯·斯特林、罗伯特·文丘里和丹尼斯·斯科特·布朗、 阿尔多·罗西、彼得·埃森曼、阿尔瓦罗·西扎、弗兰克·盖里、雷姆·库哈斯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讨论他们的理论态度、技术创新以及设计贡献。
- 06 -
彼得·埃森曼:图解日志
作者: [美] 彼得·埃森曼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原作名: Diagram Diaries
译者: 陈欣欣 / 何捷
出版日期: 2005年
埃森曼的建筑连同其所依据的跨流派的复杂理论,活跃而富有争议。本书不仅是对这位建筑师作品直白的纵览,还是对设计过程引人入胜的探查。随笔与细述沿埃森曼设计生涯的主轴线展开。通过埃森曼本人的文章和大量图解,读者将会了解埃森曼以图解为基础的设计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基地和建筑物都以图解的形式进行操作。
- 07 -
东京制造
作者: [日] 塚本由晴 / 黑田润三 / 贝岛桃代
出版社: Kajima Institute Publishing Co.
出版日期: 2001年8月
《东京制造》是一本东京的“滥建筑”(Dame-Architecture)指南。这些建筑并没有坚持建筑的形式和美感,而是以一种顽固而真实的姿态来回应其所处的环境及使用需求。它们阐释着东京这个城市本身,而不是被东京所定义。犬吠工作室希望通过对这些建筑的收集和整理,使东京城市空间的本质更加清晰。
- 08 -
地方知识
阐释人类学论文集
作者: [美] 克利福德·格尔茨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译者: 杨德睿
出版日期: 2016年5月
作者克利福德·格尔茨是美国人类学家、阐释人类学的创始人。本书于1983年面世,2000年再版,乃格尔茨代表作。全书涉及从艺术、常识、卡里斯玛到自我人观的论题。其中,本书尤以作者在东南亚和北非的田野调查为基础,讨论了地方社群如何理解社会思想、本土人如何想象伦理道德乃至法律背后的文化意蕴,并以地方知识的立场戳穿了现代英美法治的普遍性神话。本书为人类学经典,亦深刻影响了中国二十世纪末期的法学、人类学思想。
- 09 -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作者: [美] 罗伯特·文丘里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原作名: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
译者: 周卜颐
出版日期: 2017年5月
《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是文丘里很有影响的一部建筑理论著作。作者认为,建筑具有不足性,出色的建筑作品必然是矛盾和的复杂的,而不是非此即彼的纯净的或简单的。意义的丰盛胜于简明,甚至杂乱而有活力胜于明显的统一。密斯有一句名言“少即是多”,文丘里却认为“多并不是少”。
- 10 -
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作者: [美] 罗伯特·文丘里 / 丹尼斯·布朗 / 史蒂文·艾泽努尔
出版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原作名: Learning from Las Vegas
译者: 徐怡芳 / 王健
出版日期: 2006年1月
《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与《建筑复杂性与矛盾性》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宣言。文丘里认为群众喜欢的建筑往往形式平凡、活泼、装饰性强,又具有隐喻性,他认为赌城拉斯维加斯的面貌正好反映了群众的喜好,由此呼吁建筑师同群众对话,向拉斯维加斯学习。本书从平民建筑观点角度为建筑师们提供了新的思维角度和视野。
* 书籍信息整理自各出版社官方介绍,排名不分先后
近期动态 LATEST NEWS
▲ GBA Lab Events
| 建筑(师)的未来在哪里?来听听大湾区的答案:「三角四方」马拉松全程回顾
▲ 媒体视角
城市智库|设计孵化|学术网络
Urban Brain Trust
Design Incubator
Academic Network
△ 点击关注GBA Lab △